-
- 【会议回顾】成均中国研究所举办《阙位时代:中美生存之法》一书出版纪念研讨会
- 2021年8月31日,成均中国研究所举办《阙位时代:中美生存之法》一书线上出版纪念研讨会,该书是成均中国研究所《成均中国研究系列丛书》的第37卷,由成均中国研究所李熙玉所长担任主编,邀请韩国的中国问题研究代表性学者从政治经济、科技、制度等多个领域分析了中美两国战略竞争现状以及未来走向,该书于2021年8月20日在韩国出版。 本次研讨会主题为“如何看待中美关系”为题,邀请了韩国亚洲大学金兴圭教授,针对该书内容进行点评,并就中美关系与韩国外交进行主题发表,金教授指出中国的认同性已发生变化,正由大陆国家成为海洋强国,与之同时中美战略竞争已呈现常态化,美国意图将韩美同盟发展为“反华”同盟,中韩关系可能会在海域专属经济区划界等问题出现矛盾,韩国的“安美经中”策略正面临挑战,他主张韩国应坚持“结美联中+Plus”策略,针对金兴圭教授的发表,车兑西(成均馆大学)、张荣熙(成均中国研究所)、河南锡(首尔市立大学)等专家学者参与讨论,李熙玉所长主持本次研讨会。
-
- 작성일 2021-08-31
- 조회수 326
-
- 会议回顾】成均中国研究所与爱茉莉太平洋财团共同举办出版纪念研讨会:“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与韩国人对中国的认识”
- 8月26日,成均馆大学成均中国研究所与韩国爱茉莉太平洋财团共同举办了线上出版纪念研讨会,此次会议主题为“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与韩国人对中国的认识”。成均中国研究所与韩国爱茉莉太平洋财团致力于开展有关中国人文社科领域的共同研究项目,先后出版了《探寻中国道路:中韩学界的视角》(韩/中文版,李熙玉·苏长和主编)、《中国共产党百年变迁》(李熙玉·白承旭共同)等研究成果。此次研讨会邀请了李熙玉所长、白永瑞(延世大学)、李南周(圣公会大学)、张允美(西江大学)等多位韩国中国研究领域的代表性专家学者,通过作者发表以及对出版相关著作内容“批判性”讨论,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以及对中国与世界的意义,探讨了未来中国的发展方向,并结合“韩国民众对中国的认识”现状,分析了影响韩国民众对中国认识的背后逻辑。
-
- 작성일 2021-08-27
- 조회수 319
-
- 2020“走近韩国:在韩中国研究生百人论坛”开幕式成功举办
- 9月3日,第三届“走近韩国:在韩中国研究生百人论坛”在线开幕式顺利举办,韩国国际交流财团理事长李根、成均中国研究所所长李熙玉、全韩中国学人学者联谊会会长年陈等出席活动。 韩国国际交流财团理事长李根在致开幕词时强调留学生在中韩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并寄语各位参加活动的同学通过“走近韩国:在韩中国研究生百人论坛”系列活动全方位地理解韩国。 开幕式结束后,成均中国研究所所长李熙玉教授以“后新冠时期的中韩”为主题举办专家讲座。他对中韩关系现状、未来走向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 为了加深在韩就读硕士、博士课程的中国留学生对韩国的理解,深化韩中两国公共外交关系,韩国国际交流财团与成均中国研究所于2018年4月至11月、2019年4月至11月举行了第一届、第二届“走近韩国:在韩中国研究生百人论坛”系列活动。活动受到了中韩社会的关注,成为了在韩中国留学生了解韩国的重要平台。 第三届“走近韩国:在韩中国研究生百人论坛”从9月开始,将历时三个月。活动邀请了韩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七位知名专家学者开展讲座,预计还将带领留学生到济州岛进行文化探访。
-
- 작성일 2020-09-04
- 조회수 441
-
- 成均中国研究所、湖南师范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线上视频研讨会
- 2020年4月28日,韩国成均馆大学成均中国研究所、湖南师范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将共同举办线上视频研讨会,本次会议主题为“后疫情时代东北亚区域合作与交流”,旨在探索后新冠肺炎时代东北亚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模式。本次会议邀请了来自韩中两国十余所高校、研究机构的学者专家参加。会议共分为两节,第一节“疫情后的国际秩序与东北亚合作路径”,第二节“疫情后的中韩关系与半岛局势”,期待此次会议进一步深化中韩两国学者之间的学术友谊,促进为后疫情时代东北亚区域交流与合作。 ▪主办: 成均中国研究所、湖南师范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时间: 2020年 4月 28日
-
- 작성일 2020-07-23
- 조회수 468
-
- 第八次中美关系系列集中研讨会
- 2019年12月5日,成均中国研究所举办第八次中美关系系列集中研讨会,特邀中国国际关系学界代表性学者、“道义现实主义”理论的提出者、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教授就中美竞争发表演讲。中美贸易摩擦显现长期化趋势,并且正由贸易之争扩展到制度、理念、体制领域,对此学界有多种分析,阎院长回顾了美苏冷战以及中美关系发展历程,指出此次中美贸易摩擦的实质并非意识形态之争,而更倾向于是中美两国围绕新一代尖端高新技术的竞争,并强调中美出现过去美苏之间的“冷战”可能性极低。成均中国研究所李熙玉所长主持了本次讲座,会议还邀请了对美国有深入了解的北韩大学院大学校长、前韩国驻美大使安豪荣教授进行主题讨论,三位学者就中美关系对韩美同盟、中韩关系、半岛统一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详细回答了现在听众的问题。 ▪主题: 中美竞争是否会导致冷战? ▪时间: 2019年12月5日 ▪主办: 成均中国研究所、财团法人与时斋 ▪地点: 成均馆大学经济馆33208号
-
- 작성일 2020-07-23
- 조회수 492
-
- 中国变化与中美关系
- 2019年11月19日,成均中国研究所举办以“中国变化与中美关系”举办圆桌讨论会。韩国东西大学中国研究中心所长、前韩国驻华大使申正承教授主持本次研讨会,李熙玉(成均中国研究所所长)、金汉全(国立外交院)、申钟镐(统一研究院)、杨甲镛(韩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院)、杨平燮(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李东律(同德女子大学)、李正男(高丽大学)等专家学者分别进行发表,此次会议就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现状、应对中美技术竞争的中国策略、中美关系和韩半岛外交政策等进行了全面讨论。 ▪主题: 中国变化与中美关系 ▪时间: 2019年 11月 19日 ▪主办: 成均中国研究所 ▪地点: 成均馆大学国际馆 9B106
-
- 작성일 2020-07-23
- 조회수 470
-
- [研讨会]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系列研讨会
- 2017年6月23日,成均中国研究所与台湾国立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共同举办了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大之涵义”为主题的研讨会。本次会议由成均中国研究所李熙玉所长主持,由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寇健文、蔡中民教授以及成均中国研究所杨甲镛教授做主题发表。 寇健文教授根据习近平主席的成长经历,从政治心理学角度探索和分析了习近平主席的政治性格(political personality)与领导风格(leadership style)。蔡中民教授则分析了中国政府的管制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杨甲镛教授以惯例、名分、意志等三个因素分析和预测中国共产党十九大的人事动向。首尔大学赵英男教授、世宗大学李汶纪教授、仁川大学安致瀛教授进行了相关讨论。 寇健文教授在会议上发言 蔡中民教授在会议上发言
-
- 작성일 2017-06-26
- 조회수 462